德国技术传中国 在当今日益发达的中国,已面世的、可以工业化应用的技术,专业人士都会知道,也会有专业的工厂或车间在使用或试使用。不过,因为技术和工艺不是正式转让过来,而是模仿过来的,所以有些关键的诀窍掌握不到,会用得不好,不经济或者成果不能满足国际专业上的要求。结果,在许多技术领域里,德国的一流名厂仍然走在目前中国新兴的工厂的前面。例如:中国目前已是生产汽车的大国,但是德国的奔驰、宝马、保时捷和他们零配件供应商的技术仍然有很多值得中国新兴工厂学习的地方。 在德国,很多制造高科技产品的工艺,都掌握在中小型企业手里,是他们守密和不轻易透露的传家之宝,在竞争激烈的世界市场上赖以生存的资源。不但德国很多大企业要靠他们才能制造生产世界一流产品,中国工业要在世界市场上占领高品质、高利润的领域,引进这些技术和工艺,是最明智的办法。在某种条件和情况之下,我们可以从这些德国企业或个人取得他们专有的技术。 德国是世界上外销最多的国家。虽然成本高,国际竞争激烈,但是德国厂商还是成功地把其产品销往全球每一角落,凭借的就是优良的技术和工艺。如果中国企业掌握这些技术,加上低廉的成本,马上就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在全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我们就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合作,开展来图或来件加工,把这些企业的产品外销德国和整个欧洲市场。 因此,把德国一流的技术引进到中国来,使中国工业迎头追上世界最高水平,莫克公司就定为它的使命。主持这项意义重大的工作的是总经理莫晨峰工程硕士,德国特许工程师,德国巴符州华人協會主席。他是原香港籍的德籍华人,在技术转让领域已工作了二十几年,经验丰富,与德国工商界关系密切,声誉良好,而且善于沟通中德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以,我们具有把德国技术传中国最好的条件。 中国企业有引进技术的需求,无论什么专业,都可以和我们联系,要求我们提出建议。 德国莫克有限公司简介和地址请看下面。 现成的,可传中国的德国技术范例: 1.镀硬铬和无电化学镀镍 中国镀硬铬的技术尚未完善,一般的镀铬车间的产品不是硬度不够,就是不够耐用,达不到德国工业对硬鉻的要求。镀镍工艺在中国一般都用传统的电镀,而在德国,很多工厂已采用了新的无电化学镀镍工艺。 为了提高中国的工艺水准,莫克公司愿意把这两种工艺从德国传输到中国来。使用户的产品可以达到世界上最高的水平。 我们可以提供的镀硬铬技术,可以达到1100 HV硬度,耐磨和耐用度可以超过目前中国一般水平的五倍以上,而且镀层准确。除了足以承受极高的机械负荷之外,也可以达到极高的抗腐蚀侵害。 我们可以传输的无电化学镀镍的好处是:镍层非常均匀,工件的尺寸、形状和公差准确,比电镀镍均匀和准确很多,表面硬得多。利于环保,抗腐蚀性和耐磨性都很高,在正常温度操作下可达到580 HV硬度,加温后可达到1100 HV的高硬度。 我们这两项技术和成熟工艺的来源,是一家已有80年历史的专业镀铬与镍的德国工厂,规模宏大,技术高超,业务兴旺,产品完全可以满足德国以至全球工业最高的技术和品质要求。产品可达12米长,1.4米直径,25吨重。我们的技术顾问是德国最有名的镀金属专家,善于应用最先进的技术解决所有镀金属难题。他开发出来的气缸镀镍技术,把铸铝气缸内面镀上薄薄的一层镍,就可以承受发动机最高的动力和耐磨负荷,宝马和很多跑车以至一级方程式赛车都采用他的技术。 这两项技术传输的方式可以是有偿技术转让,从设计一直到培训、调试及生产支持;也可以是共同投资,合作经营。 上述技术不但可以镀金属工件,也可以镀塑料工件。德国工业,尤其是汽车工业,对镀镍和镀鉻的要求很高,我们可以提供的技术都可以满足这些最高的要求,而且也可以满足环保最高的要求。 2.第二代生质燃油 第一代生质燃油主要以麦、玉米、大豆、米等粮食作为原料,可是因为目前全世界有八亿人口粮食不足,所以争议很大。 最近,德国生质燃油的开发已走向第二代,原料不是珍贵的粮食,而是无用的植物废料,例如稻草、麦秆、树叶、树枝、废木等,凡是植物都可用为原料。目前,这种工艺已结束了实验室和小型试验设备历程而进入成熟的大批量生产阶段。 第一个位于法拉堡的大型工厂已于日前在默克尔总理及其他政治与经济名流面前正式投产,年产一千八百万升燃油,另一年产二千七百万升的工厂正在建设中。 据统计,德国目前每年要处理七千万吨无用的植物废物。它们可以用来生产约九百万吨柴油及汽油,足够十分之一的德国车辆使用。 不过,这样大量的植物废物从全国各地运去小数几个工厂(生产汽油和柴油的工厂不可太小,否则就不经济)很麻烦,而且不经济,对环保也不利,所以将来会执行两个方案: 第一:在生质燃油厂附近造林,种植一些生长很快的树木; 第二:在产生植物废物多的地点,例如林场、大型木材加工厂等建立小型的生质原油厂,然后把生质原油运往生质炼油厂,再提炼出汽油和柴油。这种原油厂投资和设备都不大,现在成功运转的试验设备每小时可以生产一吨原油。该试验中心已经接到三十份询价单,很快就会开始批量生产和供应工业化的设备。
德国莫克有限公司简介 莫克公司于1971年由来自香港的德籍华人莫晨峰工程硕士及德国特许工程师创办于德国西南部工商重地斯图加特市,是德国首家集华人和德人才智的,以技术为本位的工商机构。董事长兼总经理莫晨峰先生是德国巴符州华人协会主席,是德国法定中德文件公证人,他签字的文件在全德都有不可置疑的法律效力,他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在工商界有广泛及可信的社会关系,深受中德人士的信任。 莫克公司的初期服务主要是工程咨询、设计、招标、评标、发标及监督工程执行。活动地区是德国、中东、非洲。中国开放之后,莫克公司业务的重点转移到中德工商交流和技术转移,为德国企业开拓中国市场,也为中国企业开拓德国市场,并作各种方式的业务代理,提供工商专题咨询等。 经过了三十年的严谨经营,公正处事,莫克公司在德国和中国都已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加上中国近年来经济上的迅猛发展并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加工方面的技术实力越来越强,人力资源丰富,价钱便宜,因此很多德国工商企业委托莫克公司代表在中国采购各种产品和委托中国工厂加工各种零配件。可是目前很多中国工厂中使用的技术,一部分是处于德国已经过时的水平,一部分是模仿而来的,可是有些地方模仿还未到位,所以品质往往满足不了德国客户的要求。为了帮助中国企业取得德国最先进技术,拼入本身有利资源,以取胜于国际市场,达到一流的技术与竞争力水平。本公司近来致力于应中国企业之求转输德国技术的事业。 可是在德国,很多制造高科技产品的工艺都掌握在中小型企业手里,是他们守密和不轻易透露的传家之宝,在竞争激烈的世界市场上赖以生存的资源。不但德国很多大企业要靠他们才能制造生产世界一流产品,中国工业要在世界市场上占领高品质、高利润的领域,引进这些技术和工艺,是最明智的办法。在某种条件和情况之下,我们可以从这些德国企业或个人取得他们专有的技术。一般情况之下,这种专业技术的传输是要用有偿的形式。无条件和免费是得不到有高价值的技术的。因为德国企业把技术传输给中国企业时,思想上都有一个准备,就是同时会把有关业务在市场上一些营业额奉送给接受他们专有技术的中国企业。因为中国企业在掌握了这技术之后,凭其人力充足和低成本的有利条件,在国际市场上可以发挥很高的竞争力。这时,我们反过来可以协助中国企业来占领欧洲这个市场。 早在莫克公司还是工程顾问公司的时候我们就致力于技术转让的工作,历今已有二十多年,经验丰富,善于作中德之间的桥梁。我们有一个有二十多人的技术文献翻译部门,在上海有办事处,广州和西安有联系员。对于以德语了解技术,接纳消化之后以中文传授中方,驾轻就熟,具有快捷成功的最好条件。 德国莫克有限公司总部在斯图加特: 电邮:info@mok.de ,传真:0049-711-4479 80 ,电话:0049-711-4417
003 |